“凭着钢铁意志,老一辈钢铁人炼就新中国第一炉钢水。迈步高品质成长之路,钢铁意志还是一笔可贵财产,支持新一代钢铁人肩扛重任,勇毅前行。”
6月3日,《国民日报》第02版要闻版,刊发通信文章《河北钢铁业加速高端化转型——一条出产线,淬炼钢企新样子》(经济新方位,传统建造业转型进级),用长达1800多字的篇幅,报道津西转型进级高品质成长业绩。

河北钢铁业加速高端化转型——
一条出产线,淬炼钢企新样子
(经济新方位·传统建造业转型进级)
《国民日报》记者 邵玉姿
钢坯火红,条条“火龙”在出产线上滑行而过。
“国际市场超60%的钢板桩都产自这里。”车间里,河北津西钢铁团体股分无限公司董事长韩力语气中布满高傲。
钢板桩,型钢的一种,作为新型节能环保建材,具备施工效力高档长处,得来却并不轻易。
钢炉火红,炼出的是新品,更是一个钢铁企业的新样子。
全部钢铁行业都曾历转型的“阵痛”——“十三五”时代,钢铁大省河北压减粗钢产能8212万吨。津西钢铁团体也不破例,2017年,一个百万吨级产量的传统带钢出产厂区关停。
统一年,钢板桩及超大H型钢进级革新名目启动。转型是必走的路。怎样转?两条路:好走的,从外洋引进钢板桩出产线;布满挑衅的,自立研发一条出产线。“再难也要搞,手艺得紧紧握在咱本身手里!”韩力鼓动勉励共事,也给本身打气。
新建出产线须要一批异型辊环,这是钢板桩压延成型的关头部件,不容有失。接下出产定单的是津西钢铁团体重工科技无限公司。“做惯例外形的辊环咱们有经历,但异型辊环是头一次。”津西重工总司理助理鞠庆红说。
“那时咱们的手艺不够成熟,产出的辊环耐磨性欠佳,一度没法和入口产物合作。”鞠庆红说。作为钢铁财产链下游企业,津西重工也在苦苦追求冲出窘境的机遇。这一次,机遇来了。颠末近半年艰苦研发,异型辊环胜利投产。“闯过这一关,咱们的锻造工艺、热处置工艺完成质的晋升。”鞠庆红说。
关关难熬,关关过。2018年春季,完整自立研发的钢板桩出产线终究投产,津西钢板桩型钢科技无限公司建立。
“别看此刻钢板桩一根根出得挺快,第一根但是花了10多天才出来。”时任钢板桩公司司理张学武回想,“好几个手艺职员都急哭了”。
“费了那末大劲才建好出产线,哪能抛却!”手艺团队憋着一股劲,白入夜夜连轴转,干了4天,一架架轧机终究“放行”。当第一根钢板桩经由进程一切轧机时,大师冲动地围在这件“作品”前不停地摄影,有的人笑着笑着流下热泪。
出产线投产后,产物不时更新。“那是型钢产物中难度最大的一个。”Z型钢板桩的研发进程让钢板桩公司司理王树伟印象深切。因为Z型钢板桩的非对称性,轧制时轻易呈现翘头、改变等景象。两个月、10余人,吃住在单元,数不清实验、调试了几多次,能抵当零下30摄氏度高温打击的Z型钢板桩产物研发胜利。
此刻,津西钢铁这条钢板桩出产线已可出产16个系列32个规格钢板桩产物。
一条出产线,折射着钢铁业向高端化进级的艰苦。河北钢铁产能约占天下1/5,2023年,全省高端钢材产量占比达19.8%,较2022年进步3.7个百分点。
陪同钢材产物迭代进级,在下游,装备、备件出产企业气力稳步晋升。“之前开辟国际市场都不决定信念,此刻‘走进来’和外洋同业合作,咱们都底气实足。”鞠庆红说,津西重工客岁仅辊环出口量就达2000吨。
打捆后的钢板桩除间接发往定单目标地外,另有一局部被运到离钢板桩出产车间不远处的津西新材料科技无限公司钢构出产车间。抛丸机除锈,喷涂机停止防腐,而后焊上加固构件……这批深加工以后的钢板桩,将发往安徽马鞍山。“间接运到工地,作为修建部件现场装置。”津西新材料副总司理刘效辉先容。
把“面粉”做成“面包”卖进来,建立新材料公司是津西钢铁团体延长财产链,挺进拆卸式修建业的主要一步。
进入这条“链”的,另有津西钢铁每一年在钢铁出产进程中发生的300余万吨固体烧毁物。“咱们建了3条矿粉出产线,将冶金尾渣加工处置构成超细矿粉,变废为宝。”刘效辉说,矿粉颠末水泥企业处置后,又回到公司混凝土预制件工场,与钢筋一路建造成拆卸式混凝土预制件。此刻,津西新材料已成为华北地域最大的绿色拆卸式钢布局修建财产基地。
韩力说:“将来,咱们还将深切工程范畴,在设想后期参与,供给型钢定制等办事。”
出产线上,一批又一批火红的钢坯滑行而过,不停息。
编辑手记
破与立揭露钢铁意志
《国民日报》 殷新宇
钢铁业界,有“天下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一说,描写河北钢铁无足轻重的份量。但是,河北钢铁业一度在“越产越亏”的窘境中苦苦挣扎。
若何摆脱而出?破与立。
“破”,裁减掉队产能。由峰值的3.2亿吨减至1.99亿吨,河北炼钢产能去掉了1/3以上。力度何其惊人!这因此钢铁意志支持的勇士断腕,亦是适应市场趋向的远见之举。
“立”,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此刻,高端钢铁产物迭代出新,出产装备数字化程度延续晋升,绿色低碳成长成为行业共鸣。
转型绝非一挥而就。蒙受庞大压力的企业办理层、急哭了的研发职员、持续两个月吃住在车间的工人……一条钢板桩出产线上的故事揭露,转型一样要有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凭着钢铁意志,老一辈钢铁人炼就新中国第一炉钢水。迈步高品质成长之路,钢铁意志还是一笔可贵财产,支持新一代钢铁人肩扛重任,勇毅前行。
——转自《国民日报》